荷苞绽放迎端午——满族荷包刺绣艺术展

荷苞绽放迎端午——满族荷包刺绣艺术展

满族荷包刺绣艺术展

荷包绽放迎端午

前 言

荷包,小巧玲珑,是中国传统服饰的腰间配饰,记录了历史,传承着文化。满族佩戴荷包习俗从唐朝开始,经过与中原文化融合和演变,形成了造型独特、款式多样和功用讲究的具有民族特点的荷包,荷包虽小,但其制作和刺绣工艺繁复而精美,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,绣面题材广泛,构图巧妙、寓意深远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期盼,本临展遴选馆藏具有代表性的五个类别30余件珍品,为您展示当时人们的审美思维、美学价值和民俗文化内涵,那么欢迎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,欣赏荷包刺绣的魅力。

第一部分:满族荷包历史

文:“千秋令节名空在,承露丝囊世已无。”杜牧《过勤政楼》诗说。承露囊,即荷包。荷包的历史悠久,古时称其为佩帏、容臭、幐、香囊等。据载,秦汉时期就有佩戴荷囊的习俗,南北朝时期宫廷还有佩戴荷囊的相关制度,元代时起和佩刀一同系于腰间。“荷包”一名称于宋代,发展于明代,盛行于清代。现存世的荷包多数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绣品。

满族佩戴荷包习俗从唐朝开始,到清代达到鼎盛期。由于满族生活于白山黑水间,过着狩猎游牧生活,其雏形是用兽皮缝制小口袋,抽口系于腰间,里面装着食物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满族的先民走出山林进入农耕生活,荷包的形状由皮口袋逐渐演变成布口袋,改用绫、罗、绸、缎等织物缝就成的精致而小巧的佩饰,在上面绣有花、鸟、虫、鱼等吉祥纹饰.每逢春节,端午节、重阳节、元宵节或某户人家有喜事,都有送荷包的习俗,以祝愿吉祥平安。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,更重要的是它自身所特有文化和情感。

第二部分:满族荷包的种类及用途

满族荷包的种类、形状和工艺繁多,配色主要以五色中的红、蓝、清三种颜色为主,明黄为皇室专用,其佩戴也是有讲究的,男人荷包佩于腰间的两侧,妇女一般把荷包挂在腋下,少女的荷包则要戴于大襟或旗袍的第二个纽绊上,适逢端午,女人们还将特制的小荷包戴在发髻上。

清晚期,香包和荷包开始分化,从使用功能和形状上出现了明显的区别,成为两种概念上不同的小件绣品。香包成了放置香料的容器,也称“香荷包”。而荷包逐渐演变成了装烟丝用的烟荷包及携带钱币用的褡裢荷包。清代满族荷包的功用性虽多,但人们更注重的它的含义和工艺,这个时期便由社会上层领域的奢侈品,逐步演变到普通百姓的礼品和装饰品,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,逐渐成为满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,而五毒香包则是祛病、祈福、辟邪的象征。

烟荷包:系在烟袋杆儿上装烟丝的一种饰品。由于满族先民生活在东北地区,以狩猎为生,有抽烟习惯,形成了东北特有的烟荷包。其布料多采用绸缎面料,较普通荷包小巧,图案一般为花卉、鸟、鱼吉祥图案,或配宝石、松石、吊带和垂穗等,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。

香荷包:多为青年男女的信物,制作精美,形式多样,绣面为吉祥图案、花卉、动物或文字,内装香料。

褡裢荷包:褡裢荷包是褡裢的衍生的饰品,褡裢在民国前很多地区都是家庭必备用品,到20世纪60年代还有人使用。褡裢荷包为挂在腰带上盛钱币所用,其款式和褡裢相似,但其用途和目的完全不同,宽度一般8-10cm,长28cm ,用一条绸缎的布袋把两块小绣片连在一起能够折叠搭在要带上,褡裢荷包小巧玲珑,实用价值少,是多以信物为主的小件。

中华民国黑绸缎平绣松梅花卉长条钱褡子,中华民国,长36.5cm,宽9.1cm,厚0.4cm。呈长条形,用黑色绸缎平绣缝制工艺,中央开口,两端用黑绸缎缝制成口袋,绣面分别绣以松树、梅花、兰花等图案。寓意清廉高洁。此褡裢为挂在腰带上盛钱币所用。

腰荷包:除了褡裢荷包之外,还有一种盛钱币所用的荷包,其形状稍窄,呈“凸”字形状的腰荷包,凸出部分能串在腰带上,因此这类荷包没有吊带和垂穗,整个荷包只有一面展现了精细的绣工,工艺大部分用拉锁绣的针法。这种荷包绣面内容丰富,生活气息浓,多数是用来祝福使用者的美好未来,极具地域性民俗文化特点,如一路连科,早生贵子、富贵牡丹等吉语,有着深远的想象空间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
第三部分:满族荷包的形状

满族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佩戴荷包,它不仅是生活必需品,也是服饰的一种饰品和身份的象征。其形状有桃形、长条形、元宝形、葫芦形等。桃形荷包,象征“心”,里面装有私房铜钱,此物除赠送亲人外,主要用于订婚时给心上人的信物。老年人佩戴的荷包,为长形,上面绣有“福”字或“寿”字,里面装有香料即香荷包。小孩佩戴的荷包,有葫芦形、元宝形等,绣面多为动物、人物和“平安吉祥”字样,里面装有草药,能驱毒辟虫,每年端午节前,老人们给孩子戴在身上,祈佑平安。

第四部分:满族荷包的纹样

据《旧都文物略》记载,“荷包巷所买官样九件,压金刺锦,花样万千”。见证了荷包经过时代变迁,使其拥有了精美的纹饰和多样的款式,如三多纹、瓜蝶纹、桃、蝴蝶花卉等纹样,以满族刺绣的特殊的手段,表达出人们的细腻、隐秘、羞涩的情感和美好愿望。

中华民国红缎平绣福寿三多纹荷包

民国时期,长13.1cm,宽11.8cm

红绸缎为地,其上分别用黄、绿、红、粉、橘色绣线,采用平针针法绣制佛手、桃、石榴纹,包边为粉色绸缎。由佛手、桃子和石榴三种果实组合而成的纹饰图样,称为“福寿三多”,是中国民间传统纹饰。“三多”指多福、多寿、多子。佛手与福字谐音而寓意“福”,以桃子多寿而谐意“寿”,以石榴多子而谐意“多男子”,象征多子多孙,人丁兴旺。佛手、桃子、石榴,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瓜瓞纹样荷包

瓜瓞纹荷包,这类荷包寓意为瓜瓞绵绵,祈祝家族人丁兴旺,多子多福的寓意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桃、蝴蝶纹荷包

这类荷包为缎布底料,半圆形状荷绣面拉锁绣法,包盖和面分别刺绣桃、蝴蝶、铜钱、牵牛花、鱼、葫芦和花卉组合纹样,其寓意多为福、寿、禄、财双全,生活美好的象征。其实荷包上都有吊带和垂穗,由于时间久了,带和穗子自然都丢失了。

动物、昆虫、花卉纹荷包

绣面为动物昆虫纹饰荷包,如鱼戏莲纹饰荷包,寓意为象征爱情幸福美满,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植物花卉纹荷包

绣面为植物花卉纹饰荷包,植物一般具有象征吉祥幸福的植物花卉组合而成,如葫芦、葡萄等,寓意福禄双全等。

人物花卉纹荷包

这类荷包绣面绣有人物花卉,一般由戏曲、历史人物故事与花卉组合而成,从侧面反映出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,才能将具有趣味故事情节的纹样绣在荷包上,除有吉祥之意,一般还有求子之意,这是过去妇女最大最普遍的心愿。

以下三种人物花卉荷包均为民国时期,红缎平绣人物花卉纹荷包,绣面绣有人物、花卉、铜钱等纹样,祈愿求财、求子、求福的寓意。

结束语

五色交辉,相得益彰。满族荷包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岁月,穿越时空,达到自己辉煌的明清时代,她那玲珑的体态,丰富的纹样,深远的意境,古朴的绣艺,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小小荷包上面,这是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结晶,聪明与智慧的凝聚,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时代在发展,人们的观念在变化,荷包文化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,会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。

END

扫码关注

吉林市满族博物馆

策划 | 张寒冰

文案 | 任禹澎

石继顺

排版 | 孟庆卓

校稿 | 石光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爱花朵背单词下载
mobile48365-365

爱花朵背单词下载

📅 06-27 👁️ 2692
甲的成语
365速发彩票app下载旧版

甲的成语

📅 07-01 👁️ 2729
创世战车游民和拾荒者哪个好 创世战车游民和拾荒者怎么选
外围365彩票软件官方app下载

创世战车游民和拾荒者哪个好 创世战车游民和拾荒者怎么选

📅 07-05 👁️ 7027
LOL圣金追猎者雷恩加尔皮肤价格介绍
外围365彩票软件官方app下载

LOL圣金追猎者雷恩加尔皮肤价格介绍

📅 07-07 👁️ 57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