鹫翎金仆姑,燕尾绣蝥弧。
出自唐代卢纶的《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》
译文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,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。
注释鹫翎:箭尾羽毛。金仆姑:神箭名。燕尾:旗的两角叉开,若燕尾状。蝥弧:旗名。
赏析此句用严整的对仗,特意指出勇猛的“鹫”和轻捷的“燕”这两种飞禽,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,刻画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。
完善
原文
卢纶《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》
鹫翎金仆姑,燕尾绣蝥弧。独立扬新令,千营共一呼。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欲将轻骑逐,大雪满弓刀。
野幕敞琼筵,羌戎贺劳旋。醉和金甲舞,雷鼓动山川。
调箭又呼鹰,俱闻出世能。奔狐将迸雉,扫尽古丘陵。
亭亭七叶贵,荡荡一隅清。他日题麟阁,唯应独不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,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。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,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。
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,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。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,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。
死寂之夜,乌云遮月。天边惊起一群大雁。原来敌军首领趁着夜色,悄悄逃跑。正想要率领轻骑一路追杀,纷纷大雪,已经洒满了将士的弓刀。
在野外天幕下摆设劳军盛宴,边疆兄弟民族都来祝贺我军凯旋。喝醉酒后还穿着金甲起舞,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。
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
展开阅读全文 ∨
赏析
《塞下曲》为汉乐府旧题,属《横吹曲辞》,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。卢纶《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》全系五绝,虽然受和诗的限制,但他却善于运用这种诗体。这种诗体本不必须遵用诗律,五七言皆可,但卢纶凭他出色的文才,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这部如画的佳作。这六首诗分别写发号施令、射猎破敌、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,语多赞美之意。
组诗的第一首,歌咏边塞景物,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。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,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。“鹫翎金仆姑”,是写将军的佩箭。“金仆姑”,箭名,《左传》:“乘丘之役,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。”箭用金做成,可见其坚锐。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“鹫” 的羽毛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创作背景
卢纶早年多次应举不第,后经元载、王缙等举荐才谋的官职。朱泚之乱过后,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,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。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。在军营中,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,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,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组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李静 等·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·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
简析
《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》是一组五言绝句。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、夜巡射虎、雪夜慑敌、奏凯庆功、宴舞狩猎等场面,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情怀,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展现得生灵活现,跃然纸上。全诗既是一个整体,而每一首又都能独立成章,内容丰满,寓意隽永,气势雄阔。
卢纶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► 323篇诗文 ► 57条名句
完善
猜您喜欢
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
——《易传·象传下·家人》
三千年事残鸦外,无言倦凭秋树。
——吴文英《齐天乐·与冯深居登禹陵》
把酒送春春不语。黄昏却下潇潇雨。
——朱淑真《蝶恋花·送春》
别后悠悠君莫问,无限事,不言中。
——秦观《江城子·南来飞燕北归鸿》
欲临死而无贪恋,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。
——《菜根谭·修身》
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
——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九节》
想铁甲重瞳,乌骓汗血,玉帐连空。
——萨都剌《木兰花慢·彭城怀古》
壶中无酒难留客,池中无水难养鱼。
劝我早归家,绿窗人似花。
——韦庄《菩萨蛮·红楼别夜堪惆怅》
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
——佚名《西洲曲》